据美国太空网2月27日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本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这颗名为“2011 AG5”的近地小行星是去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观测者发现的。目前,由于科学家只能观测到这颗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无法了解它的具体质量和构成成分,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它未来的运行轨道。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间一个被称作“重力锁眼”的区域,之后才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科学家初步预测,“2011 AG5”将于2023年2月在距离地球300万公里的位置掠过地球附近,并有可能穿过一个直径为100公里左右的“重力锁眼”区域。它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约为1/625,时间是在2040年的2月5日。
虽然它的体型不大,但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力将是巨大的。科学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这个最佳观测窗口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密切的“监视”。如果确定它进入“重力锁眼”区域,并朝地球袭来,科学家们就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的轨道。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于2004年发现过另一颗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径约为394米,被称为是已知的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一旦它撞上地球,将释放出比广岛原子弹高10万倍的能量。据专家当时测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将于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过”;由于它的轨道被地球引力改变,它将于2036年重新“光临”地球,并很可能以高达1/37的概率撞击地球。
不过,根据最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这种可能性已经下降为约25万分之一。全球有100多个研究小组在从事“阿波菲斯”的研究任务,希望在它接近地球时能降低或排除相撞的可能性。 |